主页 > 行业新闻

一个普通的康复故事

发布时间:2019-01-14       來源: 投稿     作者:祁江萍

       有些事不去回忆就不会想起;有些事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;有些事终将过去却永被铭记——题记。

       这件事只是我从医生涯中平淡的一件事,如果不是这次征文,我肯定会将它深藏于心,不去回忆就不会想起,不会特意将它提取出来,写下来,让它成为我记忆长河中的一枚珍珠。

       一个秋日的午后,办公室的阳光温暖宜人,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,令人舒适和慵懒。由于是个周六,楼道里没有什么病人,这样安静的环境最适合写病历,我趴在办公桌前,磨磨唧唧的敲打着一份病历,打字的节奏清晰悦耳,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。

       这时候,伴随着一阵脚步声,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走了进来,操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,略带南方口音,问道:“医生,您好!请问您这里接受脑出血病人做康复吗?”

       我答到:“可以的,您的病人什么情况?”

       故事从这里开始了——

       来者的母亲,77岁,因脑出血住在市人民医院已经两个月了,在住院期间昏迷15天,现在也处在昏睡状态,偶尔清醒,插着胃管,不清楚有无吞咽困难,带着尿管,不清楚有无尿失禁,每日下午发烧,右下肢有静脉血栓。

       听完这些情况,已经感觉到病人的病情较重,随即问道:“病情这么重为什么不继续住院呢?”他说:“那边医生说,已经度过危险期,进入恢复期。我们也到其它的医院看了看,比较而言,咱们这里条件较好,又是专业的康复医院,所以我想到咱们这里住院。”

       为了全面观察患者状况,了解患者病情,我决定去市人民医院看看患者。当即对患者家属说:“您先回去,我处理下这边事情,就去您那里看下病人。”我处理完这边事情后,和张建军主任,徐鑫治疗师开车去了市医院。

       走进病房,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,插着鼻饲管、尿管,床上摆满了各种枕头,以便给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。家人在床边轻轻的给老人拍背,我问道:“为什么不用力拍呢(拍背需用力)?”家人说:“医生诊断有升主动脉瘤,让轻轻的拍,一天会吸痰一两次的,下午体温高点37.5度。”

       我们随后又和主管医生了解了下病情。至此,患者的病情已经明确:脑出血引起了左侧肢体的功能障碍,膀胱功能障碍,吞咽障碍,升主动脉瘤,肺炎,下肢静脉血栓。

       这时候,患者的儿子,也就是向我咨询的那位男士轻轻的问我:“祁医生,我们可以转到那里康复吗?”看着家属殷切的眼神,期盼的神情,我和家属说道:“病情很重,现在虽然处于稳定期,但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,危及生命。您也很清楚这一点,如果咱们对这点达成共识,您可以转过来康复。”

       四天以后,病人转入我院。

       每接诊一个病人,就意味着你与病人及家属的一段缘分的开始,每接诊一个病人,对我都是一种成长。自这个病人住院,从我开始与这家人沟通病情、查房、治疗,他们也带给了我很多的感悟,也教会了我许多。

       老太太是晋城人,两个儿子,一个女儿,来咨询的是老人的小儿子,在外地上班,常年在外地,所以有外地口音,文质彬彬,说话语气温和坚定,待人谦逊有礼,办事不疾不徐,让人充满对他的好感。这也许就是信任的开端。老人的女儿也是位语气温柔的大姐,和老人说话时,充满耐心,一点都不着急。有天老人的孙子也来了,是位帅气礼貌的小伙子,对奶奶的病情了如指掌。这家人气质惊人的相似,包括我后来见到老人的大儿媳,都是面带微笑,说话轻柔。我暗暗赞到:真是高素质的一家人,老太太也肯定是一位温柔的人,有这么好的家人照顾,她一定会好起来的。

       康复的过程漫长而充满惊险,时常出现的体温增高,伴随着低钠血症、肺炎、下肢静脉血栓,哪一样控制不好,都会出现生命危险。

       有一回,我换下白大褂,准备回家时,护士打来电话:“祁医生,病人昏睡不醒,快过来看看!”我来不及换衣服,跑到病房,这时家属已经叫了患者20分钟,还没有喊醒。我立即展开检查:看瞳孔,护士测生命体征,测血糖。护士一项项数据报回来,各项生命体征平稳,我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点。可患者还是昏睡不醒,急查脑CT,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又过去了30分钟,脑CT结果回报无异常。我这时和家属交代病情:“现在老人生命体征平稳,脑CT也无异常,咱们可以想到的情况都已经排除,问题不大,老人可能是劳累了,咱们密切观察病情。”

       患者的女儿,略带哭腔,一声声喊着:“妈,你醒醒!”我也不敢走,眼睛紧盯着监护仪。一会儿,老人答应了两声,但不是很清楚,女儿问了问自己是她什么人,她不知道。又过了一会儿,又问了一句,老人说了句:“你是我的宝贝女儿!”

       患者终于清醒了,患者的女儿紧紧握着我的手,趴在我的肩头失声痛哭,我也禁不住掉下了眼泪。这一刻,我看到亲情的可贵,人性的脆弱,医生的责任,患者的感激。这一刻,闪现着人性的光辉。每当遇到难缠的人和事,每当遇到艰难的时刻,我都会想起这一刻,病人给我的信任,和家属站在一起面对疾病。

      遇到这样的病人及家属是我的幸运。她的家人每天都将老人的情况掌握的清清楚楚,进食量及进食种类都会告知我,而且将饮食搭配既有质量又合理,水果、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,让我这个做医生的不必再为患者的营养担心。这个细节做得好可以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很好的基础,不对比不知道,同病区还有一位患者,老伴不会精心照顾,一个多月后,老人就出现了营养不良。还有老人的血压,体温,大小便情况都很清楚,会很及时反馈给我,做出及时的处理。看似这些平淡的小事情,却蕴含着老人能否恢复的大道理,正是这样一件件小事,给病人的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      遇到这样的同事更是我的幸运。张建军主任在遇到突发情况时,总是及时帮助我解决问题;张逸超主任在我查患者发热原因未果时,轻松用中药解决患者咳痰发热的状况;徐鑫为患者进行肢体的运动,解决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,实现从卧位到坐位;甄赟为患者进行吞咽训练,成功拔除胃管,实现经口进食;护士在患者经口进食不顺畅时为患者插IOE管,随叫随到,尽心尽责。

       就这样,患者在家属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照护下,一天天好了起来。作为旁观者,你也许不知道患者是如何好起来的,可作为一名医生,我对这点很清楚,请允许我有这一点自豪。

       这件事情终将会过去,但它永远会被我铭记,虽然它只是我从医生涯中的点滴。

 


祥达服务集团